宗庙祭礼乐、京畿民谣、清唱、固城五广大、宫中饮食是国家指定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但象征韩民族的歌谣《阿里郎》、韩国人的食物泡菜却没有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中国最近以《阿里郎》是“朝鲜族音乐”为由将其指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,韩国文化遗产厅才迟迟表示:“将把国内各地的《阿里郎》曲子合在一起,明年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遗产。”但有人指出这样做太迟了。要想申请注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遗产,必须列入本国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地方文化遗产等目录,但就目前情况而言,连申请注册的“资格条件”也不具备。中国现在对《阿里郎》已经占有“先机”。那么,代表韩国的曲子《阿里郎》为何没有被指定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?
◆“连拥有者也需指定”
《阿里郎》得到“公认”的只有1971年被指定为地方文化遗产——江原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号的《旌善阿里郎》。韩国文化遗产厅非物质文化遗产科金科长表示:“现行《文化遗产保护法》规定,在指定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,拥有这种技艺的个人或团体也要一起被指定,但《阿里郎》的问题是不知应该将谁指定为拥有者,因此无法将其指定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”《阿里郎》是全体国民喜爱的‘大家的歌曲’,不是某个人唱得最好的歌曲,泡菜也是一样,虽然是韩国的象征,但因为无法确定谁是“泡菜技能的拥有者”,所以无法将其指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- ▲在江原道麟蹄郡内麟川,再现人们随着《木筏阿里郎》的曲子做传统木筏游戏的场面。照片=韩联社
相反,有特定的技能拥有者或修炼者的宗庙祭礼乐(第一号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)、京畿民谣(第57号)、清唱(第5号)、固城五广大(第7号)等则被指定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泡菜虽然不是文化遗产,但朝鲜王朝宫中饮食被指定为第38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,韩福丽(宫中料理)、郑吉子(宫中饼类)被指定为技能拥有者。也就是说,因为“规定”的束缚,少数集团拥有技能的文化被指定为文化遗产,而所有人共有的文化则无法成为文化遗产,这种情况极具讽刺意味。
摔跤不是文化遗产,而拔河是文化遗产。庆南灵山地区传承的“灵山拔河”是第26号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,忠南唐津旗地市里传承的“旗地市拔河”是第75号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灵山拔河保存会和旗地市拔河保存会分别被指定为拥有团体。
韩民族阿里郎联合会常任理事Kim Yeon-gap表示:“阿里郎确实存在指定特定人士的问题,但可以指定珍岛阿里郎保存会、密阳阿里郎保存会等团体,不是吗?”
- ▲朝鲜日报记者 摄影
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窄也是一个问题。现行《文化遗产保护法》对其的定义是:“话剧、音乐、舞蹈、游戏和仪式、武艺、工艺技术、饮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,在历史、艺术或学术方面具有重要价值。”也就是说,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指定范围只局限在七个领域。农历新年和中秋节等韩国固有节日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种。而在中国,韩服、传统婚礼、摔跤等韩国民俗作为“朝鲜族文化”被指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◆文化遗产厅:将修改相关法律
很多人分析称,中国将《阿里郎》、象帽舞等韩国文化遗产指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为申请注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遗产作铺垫。因此,韩国急需修改相关法律。金科长表示:“目前正推进修改相关法律,以便使没有拥有者的文化种类也能被指定为文化遗产。除修改法律之外,还将于年底之前选定国家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,做好准备摆脱现行《文化遗产保护法》的单一体系,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》那样,改变成可以将《阿里郎》、摔跤、口头传说、节日习俗等囊括其中的体系,拓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