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社员、代理、科长、次长、部长……”这种职位体系是体现韩国“排资论辈”的代表性制度。但这种职位体系在逐渐消失。因为多数人认为,旧体系成为重视业绩的经营方式的最大绊脚石。
海力士半导体公司从本月初开始,将原先的5个职位等级缩减为“先任、责任、首席”3个。即,原先的社员和代理变为“先任”,科长和次长变为“责任”,部长变为“首席”。海力士半导体于本月17日公布了符合新人事制度的人才培养方法,正在积极展开组织改革。
三星物产商社部门也在制定将原先从社员到部长的5个职位等级缩减为社员级、管理级和部长级3个等级的方案。
第一企划从去年3月开始将职员相互间的称呼统一为“专员”。在内部人事资料中,将职员分为C1(社员)、C2(科长和次长)、C3(元老次长、部长),但职员间相互统称为“金专员”、“李专员”等。这是为了激活职员们的创意,并将进入公司的时间排除在外。
SK电讯从2006年10月开始废除了社员到部长的旧职位体系,并统一为“管理人”。这是为了促进速度经营。其目的在于,打破代理级人员在推进某业务时,必须获得次长和部长等各级领导批准的结构。
但部分人士指责称,对于极为重视称呼的韩国企业来说,这有可能会产生副作用。海力士科长K某说:“目前是对外称‘科长’,对内称‘责任’的过度期,因此有些混乱。”
专家们表示,缩减职位体系是全球趋势。韩国翰威特咨询公司代表Park Gyeong-mi表示:“韩国企业为了接受西方重视业绩的经营方式,正在缩减职位体系。这种趋势仍将继续。” |